关于东纳 About us
联系我们
  • 客服服务电话:0755-2801 8888
  • 商业服务电话:18800000001
  • 技术服务电话:18800000001
  • 在线服务QQ:000000000
  • 服务邮箱:service@.com.cn
  • 网站:www.niumowang.com
文献递送│东南大学王进科教授报道一锅法制备多功能磁性荧光微球多组分复合生物材料的制备是获取多功能的生物材料的一种途径,尤其是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药物控释系统、组织工程等方面都具有潜在应用。其中,复合聚丙烯酰胺微球(PAMMP)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水溶性和可控的表面官能团修饰,因此对于无机-PAMMP复合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另外,荧光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是疾病诊断的一种理想技术。荧光成像技术通常是基于固有的荧光分子或合成荧光探针,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欠佳。制备可见和近红外的复合荧光微球是获取具有稳定性、生物相容性荧光探针的一种良好途径。本篇工作中,作者首先改进反相微乳液聚合法(文中称为点聚合法)开发出了一种利用戊二醛交联制备得到的单分散且带有可见和近红外的聚丙烯酰胺微球。进一步,作者采用一锅法成功制备了聚丙烯酰胺- Fe3O4 复合微球(PAM@FeNPs)(采用了东纳生物的PEI修饰Fe3O4和DMSA修饰Fe3O4纳米粒子)。该多组分微球具有磁性好、荧光稳定等特点,为荧光成像和药物或生物大分子载体等方面提供一种很有前景的多功能复合微球。                              ...
发布时间: 2022 - 01 - 27
浏览次数:406
新品推荐│东纳推出纳米“新星”! 氧化铈纳米酶产品介绍人工酶是指利用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替代材料来模仿天然酶基本功能的一类材料。目前已经发现的人工酶有环糊精、金属配合物,卟啉、树状大分子等。基于纳米材料的人工酶(纳米酶)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不仅具有与天然酶类似的催化功能并且可以克服天然酶的固有缺陷,具有多种酶模拟活性、低成本、高稳定性、易于进行表面调控和具有生物相容性能特点。已发现具有酶活性的纳米材料有氧化铈纳米颗粒、氧化铁纳米颗粒、氧化铜纳米颗粒等。   今天介绍的是东纳生物的纳米“新星”——氧化铈纳米酶材料。纳米氧化铈由于Ce3++和Ce4+的混合价态和氧空位的存在而在各种应用中具有高效的催化性能。货号产品名称规格浓度CeO002-10二氧化铈纳米颗粒10 mL1 mg/mLCeO002-2.5 二氧化铈纳米颗粒2.5 mL1 mg/mL表1:产品货号信息,详情请查阅官网说明书。1.SOD模拟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催化超氧阴离子(O2-)转变为过氧化氢(H2O2)和分子氧(O2)。超氧阴离子是活性氧的一种,会引起组织损伤和相关的炎症反应;SOD对超氧阴离子的去除具有积极作用,但天然SOD稳定性差、成本高。氧化铈纳米颗粒能够模拟SOD的活性,其超氧阴离子的消除能力也通过电子顺磁共振(EPR)的测定得到证实。结果表明:...
发布时间: 2021 - 10 - 22
浏览次数:739
前列腺癌(PCa)是世界范围内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通常对PCa的筛查是通过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来实现。然而PSA并不是癌症特异性的,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也会伴随着PSA的升高。因此很需要发展PCa诊断灵敏性及特异性都很好的生物标志物。近年来,肿瘤分泌外泌体由于浓度高,在循环中具有稳定性,被用于癌症患者的液体活检。通常获得外泌体的方法是通过超速离心法,然而这种方法耗时长,且获得外泌体的产量及纯度较低。由于不同类型细胞的所有外泌体都携带几种常见的蛋白质,如CD9、CD63、CD81和MHC I,因此,可以通过标志物免疫捕获的方式来获取纯度较高的外泌体。最近研究发现PCa细胞中含有的外泌体上带有EpCAM蛋白,含量要大大高于非PCa细胞,因此EpCAM可以作为PCa检测的外泌体标志物。本研究工作中,作者开发了一种基于500 纳米羧基磁珠(来自东纳生物)的原位拉曼分析芯片。该芯片结合了连续流动混合及免疫磁分离功能,通过使用抗CD63抗体偶联的磁性纳米颗粒及交错三角柱阵列的混合通道有效捕获外泌体。外泌体被磁珠捕获于拉曼检测区,并进一步用EpCAM功能化的拉曼探针对外泌体进行识别且定量分析。图1. 用于外泌体捕获和检测的微流控拉曼芯片工作原理。本文重点作者开发了一种新型微流体拉曼芯片,用于快速、灵敏的外泌体检测。该芯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快速混合免疫反应室和拉曼检测区。在快速混合...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9
浏览次数:680
普鲁士蓝纳米酶对蒽环类抗肿瘤药物诱导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意义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一线药物。近年来,随着肿瘤患者长期存活率的增加和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的大剂量使用,蒽环类药物诱导肝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严重的并发症。柔红霉素(DNR)作为一种经典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其对心脏、肝、肾以及造血系统均有毒副作用,因此DNR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氧化应激是诱导DNR毒副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探索有效途径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研究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发表“Prussian Blue Nanozymes Prevent Anthracycline-Induced Liver Injury by Attenu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Regulating Inflammation”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白慧媛,通讯作者为马明、顾宁和张宇教授),在本项研究中,作者基于该研究组前期普鲁士蓝纳米颗粒的类酶活性机制等重要发现,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索了普鲁士蓝纳米酶(PBZs)对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图1),并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 以期为减轻DNR诱导的肝损伤提供新策略。结果展示图1PBZs的制备过程及其对DNR致肝损伤防护作...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8
浏览次数:350
电话:025-83475811   
手机:17314456709 QQ:1276827079  
Copyright ©2017   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568号生命科技小镇5号楼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X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025-83475811 17314456709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