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据业内媒体报道,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已经完成了对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项目的立项备案。自研究人员公布COVID-19基因序列后,国内外几十家公司火速开展了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 数据为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2.23mRNA作为疫苗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倒1989年[1]。 一般的疫苗是通过病原体本身或其中的一部分即免疫分子,注射机体,引起免疫反应来保护机体。而mRNA疫苗是将mRNA传递至细胞,表达产生蛋白,进而扩大机体的免疫能力。相比传统疫苗,mRNA疫苗在免疫原性、安全性及工业化生产方面具有颠覆性的优势,也比传统疫苗更加适合于癌症的精准化个性治疗。mRNA疫苗的开发过程mRNA疫苗的开发过程主要是:快速合成病毒关键靶点的多种不同抗原序列的mRNA,并通过纳米脂质载药技术制备成制剂,通过内体动物实验,筛选和验证有效抗原,并且进一步地进行疫苗样品生产、制备。真核生物的mRNA一般由如下原件组成(图1):5’帽子结构、5’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3’非翻译区(3’UTR)和1个大约100~250 bp的多聚腺苷酸尾巴Poly(A)[2]。| 图1. mRNA的结构示意图[2]mRNA疫苗的合成一般以含有靶蛋白开...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7
浏览次数:1878
文章链接 Catalytic gold–platinum alloy nanoparticles and a novel glucose oxidase mimic with enhanced activity and selectivity constructed by molecular imprinting.pdf葡萄糖(Glu)在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Glu的催化氧化及检测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而金纳米颗粒(AuNPs)可用作葡萄糖氧化酶(GOD)模拟物,AuNPs催化Glu氧化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检测中有着广泛应用。尽管AuNPs具有竞争优势,但缺乏选择性和有限的催化能力一直制约着AuNPs的进一步应用。近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构建了具有选择性与更高催化活性的金基模拟酶。他们通过表面涂层和掺杂其他金属来提高AuNPs的类GOD活性。研究者为研究掺杂不同元素对类GOD活性的影响,制备了四种不同柠檬酸盐修饰的Au-Pt和Au-Ag摩尔比为1:1的金基纳米颗粒,并以柠檬酸钠-鞣酸法制备的10nmAuNPs作为对照。用ABTS法检测了金基纳米酶催化Glu的氧化反应。对Glu浓度依赖性研究表明,所有金基纳米酶催化的Glu氧化反应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平均粒径为10nm的AuNPs相比,粒径在1...
发布时间:
2020
-
02
-
13
浏览次数:589
磁纳米诊疗技术是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多功能理化与生物特性,如超顺磁性、磁响应性、磁热效应、纳米酶效应等,通过控制纳米材料的尺寸、表面、成分、组装等纳米特征参数并利用all in one的思路,将成像、治疗、载药与磁控制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还可以引入生物、光学、声学等协同功能的其他组件,从而构建多靶标、多模态、多功能、可操控的纳米诊疗平台,为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强有力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基于氧化铁纳米颗粒的磁感应热疗已被用于临床复发性胶质瘤的辅助治疗,但是这种治疗仅局限于瘤内注射,经静脉注射的肿瘤靶向磁感应热疗仍然面临大的挑战。为了达到肿瘤的治疗温度,氧化铁纳米颗粒需要产生足够的热量:首先,要有足够数量的纳米颗粒聚集到靶向部位;其次,要在安全的交变磁场下进行热疗。依赖于肿瘤EPR效应的被动靶向是目前体内药物递送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EPR效应的异质性,纳米治疗剂在瘤内的分布差异巨大,且瘤内的累积量有限。双靶向纳米探针的构建在被动靶向基础上,针对血管内皮和肿瘤细胞表面的广谱靶点,可以进一步的增加成像的敏感性,且在肿瘤内具有更强的渗透能力。磁靶向是另一种有效的靶向策略,可以驱动血管内的磁性颗粒深入靶向到肿瘤内部。图1. 在被动靶向(EPR效应)基础上主动靶向联合磁驱动实现磁性纳米探针深入肿瘤内部为此,来自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的研究者构建了一种具有广谱性的双特...
发布时间:
2020
-
02
-
06
浏览次数:218
新年伊始,2019-nCOV所引起的新型肺炎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实时更新的疫情信息从感染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逐渐转移到诊断试剂盒的大量投放、抗病毒喷雾的实用以及1月28日讯: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战略库与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平台”课题子任务——mRNA合成平台成果,快速推动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研发,据悉该项目已紧急完成立项备案,并宣称40天内完成大规模预防性2019-nCoV的疫苗样品生产、制备。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从分离出2019-nCOV病毒、培养到能够获得保留相同免疫原性而不引起症状的灭活/减活病毒株,其所需的时间远远大于40天,那为何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能够宣称40天内完成新疫苗的样品生产、制备呢?据悉,此疫苗将利用相关平台技术,快速合成针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关键靶点的多种不同抗原序列的mRNA,并通过纳米脂质(LNPs)载药技术制备成制剂,通过体内动物实验,筛选和验证有效抗原。该疫苗为基因疫苗中的RNA疫苗,并通过纳米脂质(LNPs)装载RNA来降低组织中的降解酶对RNA内化的限制。基因疫苗相对于传统疫苗的研发周期,基因疫苗在获得准确的核酸序列时即可开始进行研发,在跳过分...
发布时间:
2020
-
02
-
04
浏览次数: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