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主导制定的纳米酶催化活性测量方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以下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纳米酶 Nanozymes纳米酶是具有类似酶的催化活性和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的纳米材料,其催化活性依赖于纳米材料的种类、尺寸、表面、晶体结构等多种因素。对于同一种纳米酶而言,不同的尺寸、表面或者不同的测试条件都可能影响其酶催化活性。纳米酶催化活性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对揭示纳米酶催化机制、促进纳米酶产品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极大提高纳米酶分析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许海燕研究员牵头的中国科学家团队于2019年11月向国际标准化组织纳米技术委员会(ISO/TC229)提出标准草案《Nanotechnologies-Assessment of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metal and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纳米技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测量方法)的立项申请,该提案于2020年5月通过ISO/TC229立项投票。在制定过程中,先后向ISO/TC229的36个成员国征求意见,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奥地利、德国、伊朗、南非等国家的专家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多次评议和审定。该标准文本于2023年2月24日正式发布实施(ISO/TS 5094:2023)。ISO/TS 5094:2023...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1
浏览次数:97
东纳生物推出“磁珠+试剂优化”综合解决方案助推发光磁珠国产替代,赋能体外诊断行业发展磁珠法化学发光原理磁珠法化学(电化学)发光通过链霉亲和素(SA)标记法或抗体/抗原直接标记法(图1)将抗体/抗原等活性物质和磁珠表面的活性基团结合而包被在磁珠上。检测时,将待检物和包被有抗体/抗原的磁珠,化学(电化学)发光分子标记的抗体/抗原在一定条件下孵育,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结合,通过增加外部磁场,磁珠产生磁性而聚集在一起,便可进行洗涤,实现结合部分和未结合部分的分离,最后对化学(电化学)发光分子进行激发,用光电倍增管检测信号。图1. 链霉亲和素(SA)标记法或抗体/抗原直接标记法用于化学(电化学)发光示意图。磁珠+化学发光试剂优化服务磁珠是化学发光试剂的关键原料,其基本理化性能如尺寸、表面电荷、表面官能团含量、磁物质占比、磁响应速度、悬浮性、单分散性等直接影响到磁珠的质量。然而在进行化学发光试剂开发的时候,磁珠表面蛋白的包被、活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非特异性位点的封闭、所用缓冲溶液的pH、表面活性剂、盐离子浓度和稳定剂含量、磁珠包被后的分散性、磁珠浓度等均会影响到化学发光试剂的质量。不同磁珠生产商采用的工艺及表面修饰不同,在磁珠的进口国产替代过程中,若直接将进口磁珠的包被方案套用至国产磁珠往往会造成“衔接断层”的现象,导致替换失败或者替换周期长。同时,不同项目所用到的蛋白等电点,疏水性均不同,磁珠在...
发布时间:
2023
-
03
-
20
浏览次数:211
应用案例│磁性纳米颗粒和静态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刺激:释放外源性miR-1260a可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骨修复的治疗目前仍面临巨大挑战,自体和异基因移植两种标准临床治疗方法因供应有限、供区并发症等限制无法广泛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促进骨缺损修复中的成骨和血管生成的有吸引力的潜在治疗剂。而来源于干细胞的外泌体,由于可以发挥与干细胞相似的旁分泌功能,并且能克服干细胞移植的局限性,引起广泛关注。来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BMSC-Exos)已被证实可促进成骨和血管生成。磁性纳米颗粒(如Fe3O4,γ-Fe2O3)与静磁场(SMF)相结合通常用于促进伤口愈合和骨再生。因此,本研究旨在评估经低剂量Fe3O4纳米颗粒(南京东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或SMF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是否在骨再生中发挥优异的促成骨和促血管生成活性,以及相关的潜在机制。图1. 源自BMSC-Fe3O4-SMF-Exos外泌体的miR-1260a通过靶向HDAC7促进成骨,并通过靶向COL4A2促进血管生成﹀﹀﹀本文重点1.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别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Fe3O4纳米颗粒(0、25、50、100和200 µg/mL)的培养基中,并暴露于不同强度(0、50、100和200 mT)的静磁场(SMF),以确定BMSCs生长增殖的最佳刺激条...
发布时间:
2023
-
03
-
02
浏览次数:52
应用案例│东纳MagBeads® TiO2磁珠助力纯化血浆细胞外囊泡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具有规律性波动的细胞外囊泡(EVs)载体可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预判。血浆样本是循环EVs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目前EVs分离技术主要为超速离心法、超速密度梯度离心法、聚合物沉淀法、免疫亲和法、超滤法、尺寸排阻色谱法等。血浆EV分离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成本消耗,限制其在疾病诊断和生物标志物发现的应用。最近,来自温州医科大学的潘优津、陈途灿等人采用Fe3O4@TiO2磁珠(购自东纳生物,货号MBTi-B)提取血浆小细胞外囊泡sEVs,工作发表在Anal.Chem.(IF=8.008)上。Fe3O4@TiO2磁珠粗糙岛状的TiO2表面具有尺寸排阻效应,可增强结合点,通过膦脂亲和力,有效可逆地捕获sEVs。与超速离心方法相比,整个过程小于20分钟,并且可以从100 mL血浆样品中提取约108 sEVs。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疾病过程中sEVs的代谢变化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组显著的代谢产物量的提高,这预示着sEVs的代谢波动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和发展相关。这样一个灵活可放大的EVs捕获系统能成为以血浆为基础的液体活检的有效分析工具。 图1:Fe3O4@TiO2磁珠用于血浆sEV分离及下游分析的示意图本文重点:1.摸索了TiO₂磁珠提取血浆EVs的最...
发布时间:
2023
-
02
-
24
浏览次数:104